要想写出优秀的活动总结,必须在活动结束后尽快进行总结,只有在活动总结中认真记录收获,我们才能更好地评估活动的效果与影响,下面是92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就业活动总结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就业活动总结篇1
为切实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沪人社就(20xx)1077号)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春节前,区人保局、残联在全区联合开展了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对区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实施就业援助,通过认真制定援助计划、落实援助责任、提供就业岗位、落实社会保障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成效。现将有关情况如下:
一、建立工作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建立由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为组长,区人保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人保局、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援助月工作小组,就如何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作讨论研究,统一制定我区援助月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主题、时间、内容和形式。
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保局就业科,对援助月活动相关工作进行沟通协调,明确分工,责任到部门。同时,区人保局、区残联分别对街镇各自所属条线部门作工作布置,并组织予以贯彻落实。
二、实施步骤扎实有序
(一)认真组织调查摸底
各街镇社保中心结合帮困送温暖活动,认真组织就业援助员、助残员调查摸底。
一是调查掌握辖区内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集中宣传就业援助政策;
二是对辖区内上述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次普遍的入户家访,具体了解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
(二)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责任到人
就业援助月期间,各街镇社保中心均搜集了不少于10个适合援助对象的就业岗位,实行边排摸、边安置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认真拟定了援助措施,明确安置时间和岗位去向,为每位援助对象制订了个性化的援助,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积极配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费补贴等政策的落实,确保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稳定就业。
区残联一方面安排各街镇社区助残员深入就业困难较大的残疾人家庭,确切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实际情况,为未就业援助对象度身制定个性化就业援助,实施针对性的援助措施。另一方面针对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和特点,梳理、挖掘了一批适合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开发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岗位,向未达到残疾人按比例分散就业比例的社会用人单位收集残疾人就业岗位,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最大程度的确保一批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通过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就业吸纳、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就业。对有培训意愿的残疾人,组织其参加合
适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或定向培训,并帮助落实培训补贴政策。
(三)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一是我区二个职能部门步调统一,方案下达后即在本系统作具体布置,协同工作,为全区顺利开展援助月活动奠定了氛围基础;二是在区、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市民服务中心残疾人就业服务窗口设置咨询服务专窗,受理援助对象政策咨询;三是区、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横幅宣传;四是通过区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这些举措,为我区营造就业援助和促进就业的宣传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
1月13日,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
一是区人保局、区残联、区就业促进会在区人保局大厅联合举办就业援助月主题日专场咨询指导服务活动,同时开展就业援助专场招聘活动,集中推出一批适合援助对象的岗位;
二是会同泖港镇人民政府在该镇联合举行送岗位等专项援助仪式,主要内容包括为援助对象送岗位和为大龄无业残疾人提供就业补贴两方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人保局和市残联有关部门负责人、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泖港镇镇长出席专项仪式并作重要;
三是我区各街镇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在辖区内有针对性的送出一批岗位。主题日当天全区共推出岗位399个,求职登记126人,意向录用和现场录用45人,受理政策咨询192人次。松江电视台、松江报对本次活动作了全程跟踪报道。
三、活动成效
(一)援助月活动期间,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135名,共组织专场招聘会14场次,193名援助对象获得就业岗位(其中:安置在公益性岗位78人,企事业单位吸纳就业115人)。帮助援助对象享受政策66人,落实各类补贴5289万元。
(二)通过组织街镇残联收集一批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岗位信息,帮助推荐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73名,其中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吸纳就业56人,为482名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发放就业补贴24341万元。
(三)通过服务专窗和主题日专场咨询服务活动等形式,受理市民关于就业援助、职业指导、开业指导、社会保障、职技培训、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及残疾人等就业政策咨询500多人次,发放《就业创业政策一本通》、《当代青年职业精神和职业技巧》、《残疾人分散安排就业申报须知》等市和本区促进就业政策宣传资料800余份。
就业活动总结篇2
2月6日,吴xx、中卫市分别举办“20xx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为广大求职者提供就业对接平台,为区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用工需求提供人才保障。
在吴xx“20xx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上,共有137家企业参会,提供岗位6597个,活动现场超万人次,当日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978个,招聘活动持续至3月底。
“这次招聘会,为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城乡失业人员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我们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的马桐瑜说。
吴xx聚焦稳岗、拓岗两个方面,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两个重点,20xx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04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26万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69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66亿元。就业补助资金支出1.12亿元,市本级财政配套2942.91万元,为历年最高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5.6%,与全区持平,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今年将抓住重大项目开工、高校毕业生毕业季、金秋招聘季等契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00场次以上,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吴xx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晓军说。
中卫市“20xx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采取线下现场招聘、线上直播送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有152家企业参会,提供5166个就业岗位,吸引1.2万余名求职者前来参加。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502人,线上直播近3个小时,观看直播人数达8990人次,在线互动5975人次。本次招聘会还邀请内蒙古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15家,提供岗位462个。
“我之前在安徽工作,今年决定返乡就业,既能实现自己的.就业规划,还能就近照顾父母。今天在招聘会现场与一些企业进行了交流,最终与宁夏今飞轮毂制造有限公司达成了意向。”20xx年毕业的中卫籍大学生xx十分高兴。
利安隆(中卫)新材料有限公司人事经理王女士介绍,该公司主营业务是生产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等原料,诚聘大量基层操作骨干、机修工、检验员等30余个岗位,薪酬4000元以上,在此次招聘会上与4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今年截至目前,中卫市已经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71场次,提供1.3万余个岗位。此次“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期间,通过依托中卫市级劳务工作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点对点、一站式”有组织向区内外重点用工企业输送中卫籍劳动力1008人。
就业活动总结篇3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认真贯彻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泰安市劳动局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通知精神,祝阳镇于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就业再就业政策咨询500多人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5000多份,家访援助对象50多人并为其制定服务计划书;帮扶35人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再就业,其中帮助8户零就业家庭中的8名成员找到工作岗位,残疾人就业5人。此次活动作为劳动保障部门两节期间为失业人员送温暖、解难题、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受到广大失业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也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援助活动突出四方面重点,狠抓落实。
一是抓好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就业政策。一是重点宣传《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大力宣传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政策和具体援助措施,并在各街道、社区、村、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免费发放,让广大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就业援助政策、措施及工作程序等。
二是组织座谈会。组织召开了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灵活就业人员等参加的座谈会,对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就业困难群体对援助月活动的看法和要求,促进就业援助月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对就业困难对象开展家访活动,上门宣传各项就业政策,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是落实补贴,让更多的人享受政策援助。把落实就业援助人员的.社保补贴、职介补贴、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作为今年就业援助工作的重点和就业政策落实的着力点抓紧抓好。一是加大就业困难人员政策落实力度。结合为就业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开展就业援助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开发岗位,让更多的人找到一份工作。一是鼓励用人单位吸纳。通过组织开展市场调查,深入企事业单位收集空岗信息,并及时将供求职信息发布,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和岗位推荐。劳动保障服务机构通过组织援助对象参加招聘活动、送岗位到家等有效形式,使援助对象了解岗位信息,帮助他们在援助月期间实现再就业。三是引导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对有创业愿望的对象,给予政策扶持,积极指导和帮助他们申请小额贷款,帮助解决个体经营创办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开展培训,让更多的人掌握一技之长。制定培训计划,落实专项资金,建立责任制度,组织有培训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应用工单位需求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质就业与开发岗位同时并举。
同时还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充分利用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措施,紧紧围绕失业人员面临的
实际困难开展就业援助服务。组织劳动保障协理员,对援助对象进行上门走访,加强创业指导和帮扶,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市场就业能力,鼓励他们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同时,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服务和管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对就业困难人员以实名制分类建立个人档案、就业援助基础台帐和数据库,并进行一对一帮扶,做到“发现一户、认定一户、帮扶一户、就业一户”,切实做好就业援助的基础工作。
就业活动总结篇4
xx县就业服务管理局高度重视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工作,于20xx年1月10日至2月10日扎实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活动,现将活动的开展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就业援助月活动领导小组,局长张家森任组长,副局长蒋道平、支部书记陈兴轩、工会主席蒋绪婷任副组长,马长勤、谭仕文、刘晓琴、杨柳、任忠、刘长春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蒋道平兼办公室主任。
二、围绕活动主题
扎实开展就业服务,切实做到“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
1.抓好援助对象的调查核实工作,制定了援助计划。我局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零就业家庭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了详细摸底排查,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有针对性的援助计划,扎实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帮扶。
2.大力宣传。通过在县电视台、开江信息网站、标语20幅、发放宣传资料23600份,出动宣传车到任市火车站和开江汽车站专题宣传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就业促进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宣传就业政策和实行就业援助的具体措施。
3.对尚未就业及已经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及时援助并落实扶持政策。继续做好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切实做到确保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4.援助农民工外出。同开江汽车站联系,安排专车47次,运送民工到达州火车站、任市火车站及万州码头,同时协助办理民工团体票,解决了农民工外出乘车难问题,抓好了民工外出的有序流动,
三、工作成效
发放宣传资料23600份,出动专题宣传车一辆,县电视台宣传15天;培训农民工327人;专访援助对象435人,救助帮扶就业困难家庭35户,97人,实现就业困难对象就业11人;免费办理和发放《求职登记证明》325本,介绍成功实现就业276人;落实各种补贴18.4万元;开设就业服务维权工作站2个,受理就业维权投诉2起,同时,抓好了民工外出的有序流动,办理民工团体票453张,主要方向是广州、北京、xx。
就业活动总结篇5
20xx年1月,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此项活动旨在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帮助部分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创业,传递党和政府对就业困难人员、残疾失业人员的关怀,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我市在开展就业援助月期间,从“摸底调查、聚焦重点、精准帮扶、动态跟踪、加大宣传”等五个方面同步进行开展落实,确定责任单位,细化分解任务,确保了各项工作推进到位、各项政策落地生效,集中帮扶工作有进展、出实效。
据了解,就业援助月期间,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共组织走访就业困难人员598户;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18人;辖区内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享受扶持政策的企业37家;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了4场“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210家企业参加援助月活动,拟招聘岗位6065个;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6次,就业技能培训210人,发放宣传材料11000余份。
为进一步提升就业援助政策的知晓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就业援助行动的良好氛围,市人社局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依托“接您回家”、“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进村入户,解决困难问题,提升援助效果。
就业活动总结篇6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切实帮助零就业家庭人员、家庭贫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再就业,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要求,全省各地于1月5日至2月25日组织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活动,通过开展宣传,家访,收集空岗信息,送岗位信息上门,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等活动确保了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助已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的稳定就业。
一、“就业援助月”活动基本情况
在活动期间,全省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家庭户数13827户组织专场招聘会210次登记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27047人,其中:女性就业困难人员13105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189人,其中:女性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580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16881人认定零就业家庭1266户帮助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1105户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1157人。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收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开展活动的文件后,省厅及时转发了云南省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通知云人社发[20xx]348号文件发到各州市,确保全省顺利开展了20xx年的“就业援助月”活动。要求各州市高度重视,抓紧落实,认真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xx〕339号文件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及时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全省各州市以家庭贫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4050”人员、完全失去土地未就业的生活困难人员等为重点,认真登记造册,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和援助措施,积极开展就业援助,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促进一批援助对象实现就业。
二加强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为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就业援助活动的浓厚氛围,利用报刊、电视、广播、条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宣传手段,向援助对象深入宣传《就业促进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内容,通过设立政策咨询点、开通政策咨询电话和召开下岗失业座谈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促进就业的经济社会政策、公平就业的原则、对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对困难群体实行就业援助的具体措施。一是发布了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消息,宣传和报道了各县市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的情况二是印发政策宣传资料。活动期间,全省各地派发大量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就业优惠政策,扩大政策宣传面,使就业政策宣传通过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延伸到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信息栏、互联网和户外悬挂宣传标语等多种媒体和手段,扩大就业政策和就业援助活动的宣传。开展了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的宣传工作四是在居民小区悬挂宣传条幅,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社区进行宣传动员。在文化广场等人口集中的地方张贴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就业政策进行大力宣传。
三认真做好调查摸底,确定援助对象工作。
云南省在20xx年度“就业援助月”中开展了一次普遍的入户调查家访零就业家庭人员、家庭贫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残疾登记失业人员,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4050”人员、完全失去土地未就业的生活困难人员的活动。为了准确、详细地掌握以上人员的情况,全省各级劳动就业机构通过依托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机构,根据失业人员居住和生活习惯,分成若干个工作组,深入到失业人员身边、街道、社区,对失业人员就业及特殊困难群体人员走访调查,共登记认定了27047人为未就业困难人员,经过认真仔细地排查,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189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1157人,在走访过程中,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对他们“难就业、就业难”的问题找出原因,对他们耐心细致地做了就业指导,建立了专门的台帐,为今后就业援助提供了详实的情况和依据。
四开展“四送”活动,确保帮扶到位。
在此次就业援助月活动中,各州市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送政策。对认定的帮扶援助对象,尤其是家庭贫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人员进行家访,有针对性提供适合于他们的职业指导,使他们了解本次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的时间和政策内容,详细告知政策享受的具体操作流程,帮助他们享受国家相关的就业扶持政策尽快实现就业。
二是送岗位。在活动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省内外和本地用工信息,利用网络、街道社区,或举办有针对性的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专场招聘会的形式,集中发布就业援助活动岗位信息,为他们提供即时的就业岗位,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采取送岗位、送政策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岗位适配咨询和职业指导服务。
三是送服务。在活动期间,通过开展援助月活动,逐一走访每一户、每一位应该享受扶持政策的困难人员和残疾人家庭,帮助他们落实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对已灵活就业的人员帮助其参加社会保险,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
四是送温暖。在春节期间开展了针对就业困难群众的走访慰问活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定期走访困难群众,开展送温暖活动,宣传政策,解答有关问题。
文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此次活动中不仅深入社区开展上门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活动,还将送创业、送技能、送补贴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开展创业项目进校园、进社区、下乡镇巡回展示活动,向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创业培训、指导等服务活动期间推出了电工、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工种或培训信息,积极组织辖区内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免费就业技能培训,通过订单式培训、培训机构与企业联合培训等多种模式,帮助他们提高市就业的竞争能力。
五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积极兑现各项扶持政策。
一是根据援助活动的需要,健全组织,完善服务职能,在劳动力市场设立专门窗口,为失业人员开展失业登记,办理社会保险补贴、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对已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的人员全部享受到社会保险补贴三是对已实现灵活就业并且享受低保的人员认真进行清查核实,针对不同人员采取不同方法,摸清情况,查缺补漏,对符合享受优惠政策但没有申报享受国家就业优惠政策的人员,工作人员及时告知他们,前去申报,落实他们的社会保险补贴。通过这次活动,帮助16881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政策。
六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完善后续跟踪服务工作。
全省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在“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纷纷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部分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均设立了就业援助服务窗口,公布了就业援助热线电话,确定了专人值守,帮助援助对象排忧解难。办证办事和援助一体化,跟踪服务,帮扶到底。把就业援助服务窗口搬到了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密切联系,把政府开发的一批适合援助对象的公益性岗位、街道社区开发的社区就业岗位以及收集的其他岗位及时送到有就业愿望的援助对象手中,帮助援助对象实现就业,同时,设立“就业援助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三、坚持不懈,继续深入持久的开展就业援助工作
云南省此次“就业援助月”活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获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有力的促进了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但也看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下岗失业人员,长期为了谋生而忙于四处奔波,在组织这部分援助对象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和其它培训时,不能够系统、持久、深入地进行培训。二是部分地区财政困难,缺乏专项工作经费,影响了就业援助活动的效果。
因此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今后,要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部门的决策,探索新路子,变“集中援助”为“经常援助”,为失业人员提供“零距离”服务,对在援助月期间难以直接解决就业困难的援助对象,为其量身定制援助计划,实施“一对一跟踪帮扶”,帮助他们在后续就业援助系列活动中实现就业。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就业援助工作,为广大失业人员服务、为社会稳定和全省经济建设,社会全面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