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书籍都有值得我们写读后感记录的地方,撰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强化小伙伴们对名著内容的体会,下面是92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书的人是幸福的人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书的人是幸福的人读后感篇1
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当然也是我最亲密的伙伴。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妈妈共同阅读了一本很感人的作品——《幸福是粒小青豆》。这本书的作者是陈振林,他写了学校,商店,家庭等各个地方所发生的小事情,但就是从这些平时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中透入出了人们最基本的品质。
记得在第二篇中,《握手》这个故事,写的是发生在珠宝店里的事情。圣诞前夜,一个身穿起皱西装的中年男子在珠宝店里转悠,却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原来他是一个小偷。当时那个年轻的售货员并没有揭穿他,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握手”暗示了他,让这个男子自己意识到了错误,主动归还了物品。十年后的圣诞前夜,当年的这个男子成了富商,再次找到了这个女售货员,感谢她给了自己自尊,给了他生存的智慧。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有时候就是一次简单的握手,一个不经意的微笑,或许,你就会收获你生命的钻石,人格的尊严!看到这里,妈妈说她很喜欢这句话。是的,我觉得这就是幸福!
在第三篇中,《烂瓜》这个故事让我身有体会。作者写道:在一个星期五,放学回到家,母亲捧着一个大西瓜出来,叫上大伙儿一起来吃西瓜。可是西瓜放的时间太久,熟透了,都变味了。弟弟们责怪母亲,应该早点拿出来吃,可母亲一定要等哥哥回来再吃,现在一个都吃不成了。我看到这里,猜想他们的母亲心里一定也很难过。这时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外婆,外婆就是这样的人,有好吃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吃,总要等我们回去再吃,有时候东西也会因为时间太长而不能吃了,我们也会责怪她。其实现在想想,外婆不是不喜欢吃,而是因为太爱我们了,有好吃好喝的先想到我们。我们不应该责怪她,我们应该感到幸福!
这本书让我感动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它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教会了我很多与人相处的方式,感受到了很多亲情的温暖。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幸福不是有好吃的,有好玩的,有好穿的,而是在你困难的时候,有人愿意帮助你,给你机会,这叫幸福;当你不在身边,有家人时时刻刻牵挂着你,这叫幸福;报喜不报忧,生怕关心你的人为你担心,这叫幸福……幸福是付出,只要你愿意付出就能得到幸福!
读书的人是幸福的人读后感篇2
可是现在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在一个不到一秒钟的时间便能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全部内容从地球一端传到另一端的时代,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离网络越来越近,离书籍却越来越远,有人曾就网络时代大学生读书状况展开调查。
结果显示,网络环境正在一点点的侵蚀大学生本该平静的读书心态,在调查的1000人中有30%的人每天上网,而其中接近1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超过3小时但平均读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一位导师曾经说过一个人一生中影响最大的是人文素养,而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是文化素养的缺失,缺少阅读便会缺少文化的沉淀和底蕴。而一个缺少热爱阅读的人的民族势必是一个文化素养缺失的民族,当我们,时代的精英,不再走进图书馆,而只把目光投向网络,投向那热闹却毫无价值的快餐文化,当我们关心明星娶妻生子胜过鲁迅的诞辰,我们将会变得多么可悲!
与网络稍稍保持一点距离吧,那是快餐,纵使有各种可口的味道,却终究没有营养。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没有了阳光,生活便失去了色彩,没有了翅膀鸟儿就无法飞翔,没有了书籍,我们又该去向何方?
也许有人会说网络上不也有很多书吗?可是闪烁的屏幕衬出的只是缠绵刺激的小说,又怎能映出文化的真谛,又有谁会在屏幕前细品李白的潇洒,感受苏轼的豪迈,思索鲁迅的冷峻深邃,体味冰心的意味深长?
读书的人是幸福的人读后感篇3
今天,我读了一片很有哲理的小故事——斯宾塞。约翰逊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
文章主要写了两个小矮人——唧唧、哼哼和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在大迷宫里找奶酪的故事。他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奶酪c站,找到了美妙可口的奶酪,于是,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整天只顾享乐。终于有一天,奶酪c站的奶酪没有了。于是,两只小老鼠出发寻找新的奶酪,而两个小矮人则是逃避现实,不相信奶酪没有了,只肯呆在c站。终于有一天,唧唧醒悟了,他开始出发寻找新的奶酪,并在途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知道了要及时发现并应对一些变化最后,终于在奶酪n站,找到了更多的新鲜的奶酪,并遇上了提前到达的两只小老鼠。但是他不安于现状,又出发寻找奶酪;而哼哼,却只是呆在c站,怨天尤人。
好句好段:尽早注意细小的变化,这将有助于你适应即将来临的更大的变化。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地奶酪。预见变化,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追踪变化,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它们呢什么时候开始变质。尽快适应变化,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改变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享受变化!尝试去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做好迅速变化的准备,不断地去享受变化。
我的感受:这篇小故事告诉了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应对变化,诠释了“变是唯一的不变”的道理,它启发人们要发现生活中的变化,并针对这些变化做出一定的改变,而不是逃避变化。这片小故事,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读书的人是幸福的人读后感篇4
每一次读孙老师的书都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一次也不例外。之前只听说过青春期,更年期等,对于儿童敏感期还是第一次了解。原来儿童的成长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构成的,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就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而敏感期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孩子能否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优秀的人。
以下是我根据此书对哥哥的女儿——睿嫣,处于儿童敏感期的一些案例分享。
进入口腔敏感期时,睿嫣喜欢在床上抱着大可乐瓶翻滚,并尝试用嘴咬开瓶盖。当时她还不到一岁,做这个动作有些费劲,但她并不气馁,可以持续做十几分钟,时常把自己累得气喘吁吁;睿嫣有一只黄色的小熊,每次给她小熊,她都会去咬小熊的鼻子。去超市看到娃娃时,也是抓过来咬一通;有一次,家里的地上放了一袋芒果,睿嫣抓起来就往嘴里送,芒果皮的味道可不好吃,她马上做出难受的表情,迅速的把嘴里的东西往外吐。哈哈哈,小家伙口的功能已经建立并独立起来,正在用口来认识世界呢!
睿嫣一岁左右时,恰好家里的沙发破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洞,她发现了,便开始用手指去抠。小洞被抠大了,棉絮露了出来,她便把棉絮往外掏,于是那段时间她总是专注于这份工作,乐此不疲。接下来我发现她对纸箱子很感兴趣,于是便把她放到纸箱子里,她时而蹲下,时而站起,有时还会扶着箱子不停地摇晃,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一不留神,箱子摇晃得太厉害了,她就面朝地板摔了个大马趴,继而哇哇大哭。无奈,我开始为她留心更安全的地方。然后我发现,每次打开洗衣机时,睿嫣都喜欢往洗衣机里扒拉,但是她个子够不着,什么也看不到。于是我把她抱进去,当然我事先拔掉了电插头。进入这个空间,睿嫣有时手舞足蹈,有时又安静得出奇,她可以自己在里面玩上30,40分钟。很显然,她对这个空间很满意,这种状况持续了一个星期左右吧。当时,我只是想带她的时候省些力气,没想到恰好满足了她在空间敏感期时对空间探索的要求。
3岁左右,睿嫣到了剪纸敏感期。每次握起剪刀,她都会拿起纸张剪个不停。我们会拿一些废报纸给她剪,有时她会要求要一些白纸,我们提供的条件应该是满足了她的需求,所以她并不会拿剪刀去剪衣服啊,窗帘之类的东西。其实,我并没有认真看过她剪的过程,只是每次剪完,她都是一副很满足的样子,我觉得这样就够了。但我妈妈是个爱干净的人,面对睿嫣剪了一地的纸,妈妈会不高兴,会不允许。但我不这么想,因为小时候我也喜欢剪纸,我喜欢把纸张先剪成一条一条的,不完全剪断,然后再一排一排的剪下去,剪得碎碎的。我喜欢听剪刀剪在纸上的沙沙声,让我觉得很舒服。我不知道睿嫣是出于什么目的来剪纸,但我看得出剪纸带给她的愉悦感。于是,为了保护我们感同身受的愉悦感,我和睿嫣约定,自己收拾掉废纸是允许她剪纸的唯一条件。睿嫣爽快答应了,也如约做到了。就这样,我俩共同帮助了她自己度过这段剪纸敏感期。
以上是我对睿嫣处于部分敏感期的一些记忆,但是当时自己是没有儿童敏感期这一概念的。完全是处于保护孩子爱好的心理。因为,小时候,妈妈总是限制我做这做那。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多痛苦,我不会忘记。所以,我不希望哥哥的女儿和我一样,在没有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于是,我会尽量满足她的想法和要求,这么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弥补自己儿童时期的遗憾。没想到,却误打误撞的帮助了睿嫣。真是让人欣喜。
很感恩能读到这本书,使自己有机会探索儿童成长的秘密。从前不明白哥哥的女儿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沙子?不明白哥哥的儿子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水?更不明白表哥的儿子为什么每天早晨起床都要看同一集奥特曼?现在总算是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了。当然这些都不足以让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去指导处在敏感期的孩子做些什么。但至少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有更多的宽容和爱意去善待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最终长成正常的,快乐的人,感恩!
读书的人是幸福的人读后感篇5
一直认为周国平作为一个作家,每每新书上市总是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凡事总是过犹不及的,宣传本是好事,可这样商业化的运作之下,总让人觉得这刻意得来的盛名之下,真实写作功底颇令人生疑。正是为此我极少看他的书。也是机缘巧合,今年单位读书活动居然是他的书。既来之,则安之吧。反正既然已经在手边,看上一看也无妨。
初始翻阅并无太大惊喜,一言概况就是周国平是在用出世的心做着入世的事,于他思想比较接近的大概还有丰子恺,但丰子恺的出世思想更加坚定单纯,也许是因为他是真正的佛家弟子吧,尽管并未剃度,也在俗世间有自己的事业,但他总是对佛门清净地有着最最深沉的眷恋。相比而言,周国平的思想中宗教的思想并不如此浓厚,但他用一种自我的概念来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纷繁复杂的世事当中保持住内心的平静坦然。
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尽管世上有过无数片叶子,以后还会有无数片叶子,尽管一切叶子都终将凋零,我仍然要抽出自己的嫩芽。看到此处蓦然开朗,原本一直纠结于自己的生活平静如水,波澜不惊,每天每天都如此雷同的让人生厌,渐渐不知生活的意义何在了。看周围的人亦是如此,工作结婚生子,似乎大家都在重复着既定的轨道,平凡无趣,我常在想到底为什么都要人云亦云的或者呢?越想越感觉悲凉,阳光暗淡,草木生戚,盘旋在心中的死胡同原地打转难以走出。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这又何必呢。的确,我们的生活都非常相似,人生的大事也就这么几样,大家的时间也都相差不大,但正像看起来片片相似的叶子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不同的个体。我与他在细微之处差异巨大,我闲来无事便可于筝相伴,指尖轻抚琴弦,泠泠之音便将心中浮躁拂去。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也可以准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书法,舞蹈这些小时候没有条件完成的梦想现在都可以慢慢实现啊,我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在轮廓相似的条件之下还是可以有自己最独特的脉络。
另外,在书中还有一段文字非常触动人心。他说:一个人怎样才能算拥有自我呢?一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兴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他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并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实现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个性,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二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坐标轴,使他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拥有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灵魂,一个坚定的精神核心。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我那必然迷茫彷徨,不知所措,拥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事业才能为自己提供一个人生的支点,除了物质上的保证,更重要的是事业可以让人心有所皈依,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知道有事情等待自己去做,也许有的时候真的很忙很累,也有时会有些怨言,但假期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每天这样的无所事事反而更让人心浮气躁,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在突然空闲下来的假期这样的感觉比常人体会的更深。有了事业并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这样的生活是幸福的,充实的。作为教师,每日事物繁芜,起床的时候依旧天还未亮,晚自习放学的时候早已是万家灯火,有时难免伤心。但这时却不会有无所事事之后,心中失落,惶惑不已的感觉。虽然平时对工作是有抱怨,但在全心全意的投入其中时却是最开心的时候,这时全然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快,脑海中平静一片,只专注于工作,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做好,常常感觉时间飞速流逝,不觉已是休息时间。伸个懒腰,疲惫却满足。
至于自己的真信念和做人处事的原则,有的时候会隐藏的很深甚至自身都难以察觉,但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这些蛰伏已久的信念会慢慢浮出水面。我们在日常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心中的信念都会有所反应,或者欢喜或者厌恶,诸般来自内心深处的反应都会使我们在不断发现心灵深处的真我过程中逐渐抛却外界加诸的干扰,找到当初游荡的灵魂在投入凡胎之前的爱憎。内心的真我抖落迷茫的灰尘,逐渐显现出来,它就是我们在入世的过程中应该坚守的原则。与人相处也好,处理事务也罢,不要盲从世俗眼光,不要理会闲言碎语,坚持聆听内心的声音,违背责任和良知的事情坚决不要去做,因为它背离了心灵的指引。人之初,性本善,内心的真我总是在人们内心不断挣扎的时候告诉你该怎么做,该做什么,可叹的是,世俗的喧嚣总是如此强大而嘈杂,遮掩住了心灵给我们的指引。
以前曾经听人说过,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和自己对话,听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当时还内心暗笑太过于理想化。但现在忙忙碌碌一段时间之后,却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奔忙的价值又何在。这时无尽的失落就会涌上心头,而此时正是应该回顾生活,回顾自己,回归本真,与自己心灵对话的时间了。我在做什么呢,我的目的是什么呢,到底我不断追求的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也许你会惊讶,诧异于自己居然这么久的时间都如此浑浑噩噩,只追求那些因为大家都争抢而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重要的东西,忙于这些,便忽视了真正重要应该真正珍惜的一切,比如家人,比如朋友,比如心灵的栖息。人生如此短暂,分清主次便显得尤为重要了。真我永远都是自己最好的导师,最贴心的朋友,它最知道你真正想要的事什么,只要你愿意每隔一段时间都安静下来,静静的听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提笔总是言未尽而意已深,每每心中思绪万千,但想把这种种心绪倾注于笔端却总是感觉文字在此时此刻变得如此苍白无力,反而不断出现佛家的几句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刻大约这首诗可做最好的注解。不能不感叹佛家的大智慧,多么芜杂的事物心绪佛家都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并给与最深沉慈悲的指导。万般烦恼皆自取,何不静坐春风,聆听心间花开的声音。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敬佩的人作文8篇